學位類別: | 343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 |
專業領域名稱 | 430105 材料工程 |
執行開始--終止年級: | 2009--2012 |
製訂二級單位: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yabovip登录
|
一、 專業概況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屬於工學門類的一級學科,它以數學、力學以及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學科為基礎,是一個理工結合、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應用科學以及工程學。主要研究材料的組成與結構、合成與加工、性質、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規律,並研究材料的生產過程及其技術。上世紀60年代以來,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發展推動了對物質結構、物性和材料本質的研究和了解,冶金學、金屬學、陶瓷學、高分子科學等的發展推動了對材料的成分、製備、結構、性能及其相互關係的研究。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類材料具有相似的學科基礎、學科內涵、研究方法與研究設備,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但在微觀上需要對具體材料進行深入研究,而且在宏觀上需要對各類材料進行全麵了解和研究,在此背景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逐步形成並迅速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和豐富,充實了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推動和促進了眾多工程學科的進步。
yabo亚博登录首页
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國有色金屬與粉末冶金領域以及軍工新材料重要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基地,1954年開始辦學,1982年首批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1992年獲準設立博士後流動站,1997年首批獲得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2007年被教育部評定為一級重點學科,本一級學科所覆蓋的3個二級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均為國家重點學科。依托本學科建立了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輕質高強結構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粉末冶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學科基地麵積達400餘畝,總資產達3億餘元,一次可容納400餘名學生參與科研和實踐。這些雄厚的硬件建設為本學科開展研究生創新教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和良好的平台。
本學科集結了國內最強的有色金屬和粉末冶金科學研究隊伍。粉末冶金學家黃培雲院士,料科學家左鐵鏞院士,材料科學家黃伯雲院士,壓力加工專家曾蘇民院士,物理冶金學家與相圖專家金展鵬院士是本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在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導和培養下,一批頗有學術成就的中青年專家,包括“國家級人才”4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等,已經在各自的研究方向脫穎而出。本學科擁有一支50餘人的博士生導師隊伍,其中留學歸國人員占50%,教師隊伍中增加博士學位獲得者占80%,師資知識結構包括金屬材料、粉末冶金、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加工、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和凝聚態物理等。
本學科累計完成了500多項科研課題,獲得國家級科研獎勵18項,國家級教學獎2項,省部級獎和其它獎勵260餘項。其中,《乙種分離膜製造技術》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高性能炭/炭航空製動材料的製備技術》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高性能飛機用粉末冶金刹車材料的製造技術 》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這些成果為中國的兩彈一星、戰略導彈、新型戰機、核潛艇等重大的國防工程做出了重大貢獻,多次榮獲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嘉獎。黃培雲院士為我國粉末冶金學科的創始人,建立了粉末冶金壓製與燒結理論,發展了粉末冶金材料理論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黃伯雲院士主持的國家計委重大項目碳/碳複合材料航空刹車副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掌握碳/碳複合材料刹車副製造技術的國家;金展鵬院士長期從事相圖計算與相變動力學研究,發展了合金相的熱力學模型,他提出的高效研究相圖的擴散偶微區成分分析方法被國際材料學界譽為“金氏方法”,其主要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本學科重視以科學研究帶動創新教育。近年來本學科承擔了大量“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高新工程、軍工預研、軍工配套等國家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
近年來,根據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本學科點又自主設置了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計算材料科學與虛擬工程、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摩擦材料學、生物材料學、礦物材料學6個二級博士點學科。
二、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工作作風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門知識,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先進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了解本專業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方向;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從事本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獨立擔負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適合在材料研究、開發、生產有關的研究院所、高校、工廠和管理部門工作;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代碼名稱 | 研究方向英文名稱 |
1 | 43010501 金屬非晶態,準晶和納米晶材料 |
|
2 | 43010502 磁性材料 |
|
3 | 43010503 高性能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銅合金等有色金屬材料 |
|
4 | 43010504 粉末冶金材料 |
|
5 | 43010505 新型功能材料 |
|
6 | 43010506 納米材料 |
|
7 | 43010507 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
|
8 | 43010508 有色金屬材料設計 |
|
9 | 43010519 複合材料 |
|
10 | 43010520 高分子材料 |
|
11 | 43010509 粉末冶金新理論新技術 |
|
12 | 43010510 材料結構與表征 |
|
13 | 43010511 固態相變 |
|
14 | 43010512 金屬材料織構與應用 |
|
15 | 43010514 材料表麵科學與技術 |
|
16 | 43010515 材料的損傷、斷裂及強韌化 |
|
17 | 43010517 材料加工與成形新技術 |
|
18 | 43010518 材料加工過程模擬 |
|
19 | 43010513 計算材料科學與運用 |
|
20 | 43010516 材料的腐蝕與防護 |
|
四、學習年限、課程學習時間與培養要求
1.學習年限、課程學習時間
本學科全日製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製為2.5年,實行彈性學製,在學的最長年限為4年,其中課程學習時間為1學年。
本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教學在第一學年內完成,從第二學期末暑假開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到培養基地進行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工作。
2.培養要求
(1)實行校內外雙導師製,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校內外雙導師製,要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2)要以校內導師為主,指導研究生製訂個人培養計劃、選學課程、查閱文獻資料、參加學術交流和專業實踐、確定學位論文課題、指導學位論文工作等;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3)導師應全麵關心和培養研究生的思想、業務和健康素質,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4)研究生根據個人培養計劃按學期選修課程,全脫產研究生每學期選修的總學分不超過20學分(不包括培養環節的學分)
五、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學分要求
課程類別 | 學分要求 | 專業學位課分組 | 學分要求 | 分組說明 |
公共學位課 | 8 | 必修一組 | 2 | 科研方法課 |
專業學位課 | 11 | 必修二組 | 9 | 專業基礎課 |
選修課 | 10 | 必修三組 | 0 | 專業核心課 |
培養環節 | 10 | 必修四組 | 0 | 專業方向課 |
補修課 | 4 | 必修五組 | 0 | 專業課 |
總學分 | 39 |
|
|
|
學分說明 |
|
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程號與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說明 |
01 公共學位課 | 010111101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6 | 1 | 秋季春季 | 必選 |
01 公共學位課 | 0302111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16 | 1 | 秋季春季 | 必選 |
01 公共學位課 | 050211101 碩士生綜合英語 | 128 | 3 | 秋季春季 | 必選 |
01 公共學位課 | 070112101 高等工程數學(全日製工程碩士) | 64 | 3 | 秋季 | 必選 |
11 必選一組 | 120512101 信息檢索 | 16 | 1 | 秋季 | 必選 |
11 必選一組 | 030112101 知識產權 | 16 | 1 | 秋季 | 必選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300 X射線衍射分析技術(1/2) | 40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301 實用電子顯微分析(1/2) | 40 | 2 | 春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0 固態相變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4 材料熱力學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5 薄膜材料學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303 材料形變與斷裂的力學基礎 | 32 | 2 | 春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302 粉末冶金基礎與新技術 | 32 | 2 | 春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304 新型材料設計及其熱力學與動力學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6 現代塑性變形物理學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7 現代材料加工力學 | 32 | 2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8 有限元在塑性加工中的應用 | 24 | 1.50 | 春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209 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 | 24 | 1.50 | 秋季 |
|
12 必選二組 | 080511446 材料製備化學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6 納米材料及其應用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2 功能材料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4 晶體缺陷與強度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5 材料斷口分析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7 電工及電子信息材料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08 複合材料界麵及應用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10 材料電化學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05 合金設計學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06 信息功能材料及應用基礎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07 凝固技術 | 32 | 2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08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物理理論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0 材料腐蝕與防護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1 無機非金屬科學基礎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32 金屬和合金的強化原理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15 電子封裝材料與工藝 | 32 | 2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16 玻璃非晶態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17 先進複合材料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18 高性能鋼鐵材料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21 炭/炭複合材料基礎與應用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22 粉體增塑成形基礎與技術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24 粉末冶金功能材料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25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應用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43 功能高分子材料 | 32 | 2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44 粉體科學導論 | 32 | 2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2 輕合金材料組織設計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3 材料加工過程物理模擬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4 材料動態行為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6 模具CAD/CAM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7 金屬半固態成形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8 材料表麵改性與塗層技術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19 材料強韌化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20 材料的損傷與斷裂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21 壓力加工過程與裝備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25 材料宏/微織構的表征與測試技術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26 鋼鐵材料製備新技術與理論 | 24 | 1.50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48 能源材料 | 24 | 1.50 | 春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454 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與應用 | 32 | 2 | 秋季 |
|
40 選修課 | 080511333 特種陶瓷 | 32 | 2 | 秋季 | 亚博平台的注册
開設課程 |
45 培養環節 | 000001801 學術交流與學術報告 |
| 2 | 秋季 |
|
45 培養環節 | 000001802 形勢與政策 |
| 2 | 秋季 |
|
45 培養環節 | 000001804 學位論文選題報告 |
| 1 | 秋季 |
|
45 培養環節 | 000001805 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報告 |
| 1 | 秋季 |
|
45 培養環節 | 000012808 專業實踐 |
| 4 | 秋季 |
|
課程說明
六、臨床能力訓練、社會實踐、實踐教學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在相關培養基地進行不少於半年的實踐教學,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應屆本科畢業考取的研究生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年。研究生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研究生可以在基地邊實踐,邊做學位論文。
研究生須完成學校安排的“三下鄉”活動等研究生社會實踐任務。碩士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學時分別為30學時,視情況還可以酌情增加。
本專業的實踐教學或社會實踐應在畢業答辯前完成。
七、學年總結與篩選考核
研究生中期篩選是對具有正式學籍的研究生在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後,進入學位論文之初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與評定。在每學年放假前,學校組織碩士生對一學年來的政治思想表現、課程學習成績、科研綜合能力和身心狀況等四方麵進行一次全麵總結、評定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調整研究生的獎學金和助學金等級的依據。
考核結果設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的的研究生,可按培養計劃進入學位論文工作,繼續攻讀學位。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研究生,三個月內進行一次補考核。補考核通過者,繼續攻讀相應學位;補考核仍不合格者,按yabo亚博登录首页
研究生學籍管理有關規定給予退學處理。考核結果將作為研究生評優、評獎(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重要依據,“中期篩選考核表”將存入研究生業務檔案。
每學期對研究生進行篩選,達到退學規定的研究生要根據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進行學籍處理。
八、學位論文選題報告
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於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應在第一學期內確定學位論文課題方向,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作公開的選題報告,確定論文課題。碩士生查閱的文獻資料應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資料一般應在20篇以上。
學位選題報告應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或對國家經濟,教育,文化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首次選題報告未獲通過者,可在6個月內補作。碩士生選題報告一般在科研所(教研室、科室)內公開組織進行。
各學科專業應對研究生選題報告的完成時間做出具體規定。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係統”上填寫《yabo亚博登录首页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報告》,選題報告評審通過後,交所在單位研究生管理辦存檔,由研究生助理記載成績。
九、學位論文工作檢查與考核
每年的10月中旬,對進入學位工作的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進行檢查與考核.工作中期檢查由學院布置,分科研所(係、教研室、科室)組成檢查小組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展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與預期目標的差距等進行檢查考核,切實解決研究生論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對綜合能力較差、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學籍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十、發表學術論文
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要求用中文撰寫,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研究生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於1年。
學位論文必須觀點正確,條理清晰,論據可靠,論證充分,推理嚴謹,邏輯性強,文字通順,表明研究生掌握本學科紮實的基礎理論、係統的專門知識以及本學科的現代分析測試手段,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已經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必須通過“學術不端文獻檢測係統”檢測,方可答辯。